来还想留着入股分账,结果发现貌似石楠比他们挣的快多。
她集结一批小姐妹,在星河县专门帮各个公司牵线,甚至就连不在星河县的公司都能牵。
就连宋爸都打电话来说她们弄的挺像样子,尤其石楠胆子大,赵妈妈和赵奶奶也都不收她赚的钱。
在现在这个好不容易赚到一笔对于普通人来说巨额资金后,石楠居然将这钱的九成都投到电视广告里。
这种魄力,宋爸说他都未必能有。
他上有父母,下有子,两边有牵绊的情况下就注定他不可能抛一切去孤注一掷。
但是石楠敢。
而她这样做也得到回报,现在赚的钱是越来越多,听说县长已经给何老师打好几次电话,试图她那取取经,学习一下。
宋药和赵晓东听全程后,脑子里就有一个想:
“石楠发财!那以后借钱不就容易?!”
简直真实到极点。
不等他们问,石楠自己就先说:
“放借,我以后还会努力赚更多的。”
宋药开:“借再多也不用给利息吗!”
石楠翻白眼:“看们是干嘛,要是们愿意给,我也挺乐意收的。”
宋药立刻转换话题:“对,刚刚说赵晓东妈妈现在也在跟一起做事吗?”
赵晓东听到关键词,立刻挤过来:
“累不累呀,要是累的话就不要让她们做太久哦。”
早早就把自己定为家庭唯一男子汉的岁小孩认真说:
“还有,不是要上学吗?每天弄公司的事会不会耽误成绩啊?不用一扑在赚钱上,我这次也得很多奖金的。”
石楠语气照旧洒脱:
“放吧,妈妈和奶奶上班上的可起劲,休息日都还想去公司,奖金发就自己花吧,家里有钱,不用的,和幺不是很能花钱吗?”
宋药耳尖的解释:
“不是我们能花钱,是科研!科研费钱!”
石楠:“反正们花着吧,我看宋叔叔也挺赚钱的,俩没钱就找我借,我努力忍住不跟们要利息。”
她估计也是忙得很,又说几句就匆匆挂电话。
替换上来的是赵妈妈,笑着说石楠去做作业去。
她现在的状态和宋药沉迷学习的时候差不多,一天天忙的脚不沾地,虽然赚钱,都有县长给她打掩护,县里道石楠挺能挣钱的人比较少,所以她们在村里还能消停。
据赵妈妈说,石楠手里的钱一攒够,立刻就去买个摄像机。
她们也不太懂,但石楠很喜欢,天天摆弄,还想要继续努力挣钱,说想买个更好的。
等这通电话结束,赵晓东就说:
“她可能就是为买摄影机才会这么努力挣钱的?”
宋药摆弄着手上的机翼一部分,头也不抬的说:
“把可能这俩字去掉。”
“石楠肯定是为摄影机啊,她的目标就是当记者。”
赵晓东一想也是。
然后低头一看宋药刚借来的一大堆书满满当当摆在桌子上,立刻头痛:
“看看人家石楠的目标多好达成,看看的,做什么飞船,老师们都没听过飞船是什么东西。”
宋药哼哼一声:
“就是因为这是一条来没有人走过的路,才更有挑战性呀。”
赵晓东有气力的往桌子上一趴:
“挑战的没有人走过的路可太多条,这些天种地种的我是看见土就想挖两下。”
他表示:“其实老郑说的也对,我们以后是要搞科研的,干嘛要种地,老师说搞科研的都很忙,以后说不定我们连养辣椒的时间都没有。”
宋药一如既往的坚定:
“我问,我们这么努力学习,然后弄那么多的研究是为什么?”
赵晓东一下就被问住。
他认真的考一秒,然后表示:“我觉得这个问题吧,它有点高深。”
宋药想想,也很意的点头:
“对,是个很高深的问题,但是答案很简单啊。”
“我们做这么多,不就是为能做更多有用,让大家过的更好的东西吗?”
宋药一个个数过来:
“看,救生项链可以帮洪灾时候的军人哥哥姐姐们,防蛰衣也可以帮助在边境的大家,监控呢,又可以挡下很多坏人……”
“这些就是我们学习的意义嘛!”
小孩说完,忍不住自恋一下:“哇,我觉得我好伟大哦,这么看来,我们帮很多人诶。”
样参与的赵晓东也忍不住跟着自恋起来:
“这么一说,我们好高大上啊!”
宋药得意的一抬下巴:“我们本来就高大上!”
赵晓东高兴几秒,想到一会又要去地里折腾,瞬间气馁,再次趴回桌上。
“可是种地一点都不高大上,全都是泥巴,又热,又累,还要记住那么多的数据。”
第121章 (三.合……(4/6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